变色龙科技(惠州)有限公司
业务:13922474323(微信同号)公司电话:0752-6187789
公司传真:0752-6187789
公司地址: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禾山新世纪工业大道昌盛一楼
玻璃的形成规律
既然玻璃是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,那么是否任何物质都可以形成玻璃呢?塔曼曾经断言 过,几乎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成无定形态,但这一著名论断至今还不能给以充分证明。就目 前而言,并非一切物质都能形成玻璃。实践证明:有些物质如石英(Si02)熔融后容易形 成玻璃,而食盐(NaCl)却不能形成玻璃。究竟怎样的物质才能形成玻璃?玻璃形成的条 件和影响因素又是什么?这些正是研究玻璃形成规律的对象。
研究玻璃形成规律不仅对研究玻璃结构有深刻的影响,而且也是寻找更多具有特殊性能 的新型玻璃的必要途径。因此,研究和认识玻璃的形成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。
为了合成更多的新型无机非晶态固体材料,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,材料科学家进 行了大量的探索,发现了许多新的制备玻璃态物质(非晶态固体)的工艺和方法。目前,除 传统的熔体冷却法外,还出现了气相和电沉积、真空蒸发和溅射、液体中分解合成等非熔融 的方法。因此,过去许多采用传统的熔体冷却法不能得到的玻璃态物质,现在都可以成功地 制备了。
形成玻璃的方法很多,可分为熔体冷却(熔融)法和非熔融法两类。
熔体冷却(熔融)法是形成玻璃的传统方法,是把单组分或多组分物质加热熔融后 冷却固化而不析出晶体。近年来冷却工艺得到迅速发展,冷却速度可达106〜107°C/s 以上,使过去认为不能形成玻璃的物质也能形成玻璃,如金属玻璃和水及水溶液玻璃。 对于加热时易挥发、蒸发或分解的物质,现已有加压熔制淬冷新工艺,获得了许多新 型玻璃。
非熔融法形成玻璃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工艺。它包括气相和电沉积、真空蒸发和 溅射、液体中分解合成等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