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色龙科技(惠州)有限公司
业务:13922474323(微信同号)公司电话:0752-6187789
公司传真:0752-6187789
公司地址: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禾山新世纪工业大道昌盛一楼
所谓轻量化就是在保证强度一定条件下,降低玻璃制品的容重比(主要是玻璃瓶罐等)或自 身重量(主要是玻璃器皿),以提高其绿色性与经济性。其中容重比是评价相同容积的玻璃瓶罐 其质量大小的尺度。下面以玻璃瓶罐的轻量化为例,来简要说明其工艺过程及注意事项。
(1)玻璃瓶罐轻量化进程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如何降低玻璃瓶罐重容比,以 同样的投人取得更大的产出,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的目的,80年代界定了玻璃瓶小口瓶 轻重的范围:容重比大于1.4为重量瓶;等于1.0〜1.4为标准瓶;等于1.0〜0.7为轻量瓶;小 于0.7为超轻量瓶。当时已正常生产出小口瓶为0.7以下,生产大口瓶为0.4以下。在德国 HEYE公司采用小口压吹工艺以后,轻量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,1994年已生产出重容比为 0.27的超轻量瓶。
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展了输液瓶轻量化方面的研究工作。到了 90年代初由于玻璃 化学钢化技术的实验成功,使玻璃瓶轻量化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,输液瓶的容重比达到0. 67。 在大口瓶方面山东荣成玻璃厂经过多年的努力于1990年初已试制出容重比在0.4以下的罐头瓶。 我国“六五”期间建立的五大项目之一山东南定玻璃厂,采用引进的小口压坎十组双滴行列机, 生产出容重比小于0.7的啤酒瓶,广东湛江玻璃厂使用比利时昂莱S~10回转式制瓶机,于1995 年初试制成重容比为0. 65的啤酒瓶。
(2) 玻璃瓶罐轻量化方案降低玻璃瓶罐重容比主要是靠减小壁厚。但是,在薄壁状态下要 保持较高的耐压强度是非常困难的,必须从设计到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,通过玻璃成分改 性、合理的结构设计、正确的工艺安排、有效的生产工艺指标控制、有效的表面处理等强化处理 措施达到壁厚小、强度高的目的。
①调整玻璃配方。玻璃的内在强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玻璃的主要成分(配方),包装用瓶罐 玻璃主要是Na20-CaC>Si02系玻璃,医药上多用硬质硼硅玻璃。轻量化玻璃容器重点考虑增加强 度的成分。提高组成中网络形成物含量,使玻璃结构更趋紧密的材料。组成中引人的氧化物离子 的电荷要高,离子半径要小。
②轻量化结构设计。研究合理的结构使玻璃容器壁厚减薄,玻璃容器的壁厚减小后,垂直 荷重能力减小,但合理的结构可使应力分布均匀、冷却均匀和增加容器的“弹性”,使耐内压强 度和冲击强度得以提高,因此,可采取减少玻璃瓶造型高度,瓶身形状呈圆柱形,简化瓶形的线 条,无尖角或尖棱,各部分之间采用缓和过渡的光滑线形;瓶肩线采用大半径曲率结构;瓶身与 瓶底采用平缓过渡构型;减小或取消瓶罐口部的加强环等措施。
③运用优化设计手段。运用优化设计,探讨玻璃优秀瓶形,使玻璃容器的重量小而容量大, 降低原料耗量;运用现代模具设计、加工手段,生产高精度的容器模具,保证容器尺寸精度,从 而保证容器强度。运用先进的理论和现代化的手段,根据确定的瓶形的不同部位应力大小,准确 设计容器各部位的壁厚,做到厚薄分明,减小重量。
④工艺设计采用强化工艺。强化生产工艺技术,对生产过程的各环节,从原料组织、配料、 熔制、成形、退火等环节都必须严格控制。
⑤利用表面增强技术。玻璃瓶罐表面增强技术,是改变瓶罐表面的化学稳定性和消除玻璃 表面的损伤,从而达到增强的目的。主要方法有制瓶时添加涂层、物理强化、化学强化、表面酸 处理、塑料涂层等方法。目前,一些国家正在幵发新型瓶罐表面增强技术,试图进一步减少瓶罐 重量。例如,德国在瓶壁表面涂覆薄层有机树脂,生产出只有295g的1L浓缩果汁瓶,可以防止 玻璃瓶被擦伤,从而可提高瓶罐压力强度20%,还有目前流行的塑料薄膜套标,也有利于玻璃 瓶罐的轻量化。
(3) 轻量化生产工艺及注意事项
①精确配料工序。原料及配合料制备过程配方设计、原料成分、粒度、水分、配合料均匀 度、碎玻璃的质量及加入均匀性都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。做好配料工作必须执行稳定的配方、 制定和严格执行原料标准、配合料制备工艺制度化。国内高档轻量瓶生产都特别重视该环节,生 产的称量与精度上,配料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电子称量设备,动态精度应达到1/500,确 保配料质量。
②强化熔制工艺。确保窑炉运行工艺指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。一般要求熔化温度波动不超 过10°C,液面波动不超过0.5mm,窑压波动不超过2Pa,防止因窑炉空间冒火而产生的结石、 色差、外观、强度差等质量问题。高档轻量瓶生产中对分配料道温度和玻璃液面的波动精度要求 非常高,有的分别控制在土 2°C以内及士 0.2mm以内。
当然,要保证高精度的生产工艺指标,必须改进窑型,使用高温、宽截面、大型的辊道式马 蹄焰熔炉。对窑炉实行全保温、炉底鼓泡、电助熔、窑坎、热工参数使用微机控制等一系列措 施,提高溶化率和溶化质量。
③有效的成形控制。玻璃液制成玻璃制品的过程可以分为成形和定形2个阶段。成形和定 形是连续进行的,成形过程中,需要控制玻璃的黏度、温度,以及通过模具向周围介质的热传 递。玻璃容器通常从3个特征温度值来控制成形操作:软化温度、退火温度和应变点。不同产 品,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参数是关键,先进的制瓶、供料及加热系统及采用先进的成形工艺是获 得均匀壁厚、实现轻量化的根本保证。
④实施有效退火,玻璃的退火工艺包括加热、保温、缓慢降温及快速降温4个阶段,要根 据壁厚准确控制保温时间,缓慢降温阶段,要严格控制降温速度,以免产生新的应力,在快冷阶 段,要根据壁厚,采用不同的降温速度,防止降温时产生的暂时应力超过玻璃的强度很限而引起 破裂。